from: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date:2022-10-10
9月27-28日,由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策划部、南方电网公司战略规划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联合主办的2022中国电力规划发展论坛(第九届)在北京召开。
本届论坛以“保供电、促转型、提质效”为主题,院士、各大电力央企战略、规划部门领导和知名专家在内的20多位嘉宾就电力行业企业贯彻落实“双碳”战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抽水蓄能和储能、电力市场、规划技术、数字化转型等主题发表了演讲。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处长马军在致辞中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坚持电力发展适度超前,保障供应留有余量,转型升级以立为先,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统筹电力安全保供与转型升级,让传统能源的逐步退出,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推动托底保供电源按需布局和新能源大规模开发消纳,加强大电网结构优化和有源坚强局部电网建设,构建适应大规模新能源发展的产供储销多元综合保障体系。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服务于电力规划发展和促进新一代数字技术在电力行业的融合应用,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电力发展促进会,充分发挥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致力于服务行业规划发展和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处长马军
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游敏在致辞中表示,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是先行。本次论坛邀请了行业内外众多领导、专家和大家一起研讨交流,电促会将综合吸收本次论坛的重要观点、思路和对策,围绕企业所需的行业共性类、基础性问题开展研究,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建言献策,为推动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化顺利转型,发挥好行业协会的市场第三方平台功能和促进政府与企业沟通的桥梁、纽带作用,与大家一道,群策群力,以良好的业绩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游敏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学术副校长张东晓做题为《智慧能源系统》的主旨报告,他认为,智慧能源系统面临高随机性、多尺度、多来源、高噪音等问题,具有鲜明的学科交叉特征,需要通过融合不同领域中的算法,解决能源领域的共性问题。实现双碳战略的关键在于优化能源结构,核心在于供需平衡,因此,对供给
(如光伏、风能)和需求(如电力负荷)进行准确预测十分重要。智慧能源系统建设可以综合利用优化调度、随机建模、时空序列预测、多尺度分析和科学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实现自动闭环优化,平衡电力供给与需求,进而推动电网从“源随荷动”转变为“源荷互动”,从“以冗余保安全”转变为“降冗余促安全”,以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通过将繁杂的各类领域知识(如定性专家经验与定量控制方程等)以及多种来源数据相互融合,可以构建知识与数据双驱动模型,降低数据需求,提升可靠性与精度。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学术副校长张东晓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正院级)胡明在题为《 近期我国电力供需形势与展望》的报告中表示,“十四五”期间,电力消费仍保持增长态势,电力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愈发突出。预计2023年电力供需紧张地区达到7个,电力供需偏紧地区达到16个。2024年电力供需紧张地区进一步增加至8个,而随着支撑性电源和部分跨省跨区通道投产,电力供需偏紧地区将有所减少,下降为10个。他建议,要着力推动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建设,受端地区建立煤炭保障基地
,尽快扭转煤电建设积极不足,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核电布局建设,加快提升新能源可靠替代能力,加快推动长时储能布局建设,大幅提升需求侧管理能力,积极开展行业间能源利用耦合发展。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正院级)胡明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谢宏文在《大型风光基地开发利用模式研判与展望》的报告中表示,持续推动降本增效,是保障新能源发电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要按照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三位一体”整体规划思路推进沙漠、戈壁、荒漠大型新能源基地开发。坚持西部、东部并举,集中式、分散式并举开发。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谢宏文
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赵洪磊在题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服务“双碳”目标》的主旨报告中表示,国家电网积极开展能源电力碳达峰碳中和路径及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研究,制定行动方案,提出了一系列举措:立足我国能源禀赋和电力高质量发展需要,推进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提升数字化水平,推动向能源互联网升级;围绕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持续做好电源接网工作,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调度体系,优化新能源交易和消纳模式;应对“双高”“双峰”难题,推动优化各类电源配比,支持储能健康有序发展,挖掘用户侧可调节资源;适应能源消费电气化趋势,大力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积极拓展综合能源实体项目和增值服务;聚焦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关键技术,实施新型电力系统科技攻关行动计划,集中力量开展基础理论、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研究;持续研究能源转型成本合理疏导机制,提出强化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优化电力市场体系的意见建议。
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赵洪磊
南方电网公司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陈旭在线上做题为《创新引领,开放合作,以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主旨报告,他表示,南方电网公司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公司战略规划为指引,以保障电力安全供应为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正确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路径,遵循电力系统客观规律,牢固树立系统观念,发挥电网核心枢纽作用,协同全产业链供应链企业,通过加快推动新能源开发、加快提升系统调节能力、加快数字电网建设、加快用电需求智控、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形成示范成果,全面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数字化技术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能效监控事业部副经理池颖英做题为《人工智能芯片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报告。她表示,人工智能遍布电力行业发、输、变、配、用、调度等各个环节,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是助力电网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双碳”目标实现进程的关键路径。智芯公司是国内最大的芯片设计公司之一,作为国网直属单位,在非信息通信行业央企旗下的芯片设计公司中排名第一。目前,智芯公司人工智能系列芯片在输电线路可视化监测、变电站智能巡检、配电自动化系统、非介入式负荷识别、智慧后勤系统得到广泛应用。智芯公司基于自主核心芯片,实现了软硬件自主产权;基于可重构架构,提高了算法的弹性扩展能力;具备提供AI全栈开发能力,覆盖云边端业务要求。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能效监控事业部副经理池颖英
华能集团规划发展部副主任李健平在题为《华能集团落实双碳战略,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主旨报告中表示,2025年,华能集团可控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亿千瓦左右,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碳排放将在“十五五”期间达峰。“十四五”期间,华能集团将开展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积极发展水电,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煤电实现转型发展,气电及其他清洁能源发电择优发展,综合能源服务做强做优,煤炭产业优化发展,加快境外产业全球市场开发布局。
华能集团规划发展部副主任李健平
国家能源集团战略规划部副主任赵新一在题为《聚焦双碳目标加大新能源资源开发力度
增强保供能力推进两个联营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报告中表示,国家能源集团“十四五”规划发展目标是:以高质量发展为主体,以大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为主线,正确处理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能源保供和低碳转型的关系,对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着力构建化石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能源供应智慧化的产业格局。加大新能源和水能资源开发力度,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增量,力争2025年末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超过40%,规划期提高14个百分点以上。未来,国家能源集团传统煤电业务比重将大幅降低,清洁能源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预计2030年、2035年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进一步提高到50%和60%以上。他认为,目前新能源发展与能源保供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一是新能源项目开发成本高企,二是电价定价机制和疏导机制需要改革,三是电力系统的技术进步和创新亟待加强,四是传统能源的基础性地位需要重视。
国家能源集团战略规划部副主任赵新一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战略规划部副主任李鹏做题为《保障城市能源安全供应和同步推动低碳转型的构想》的主旨报告。他表示,远距离大电网输电无法满足城市的脱碳需求,城市呈现新的负荷特性,降低城市碳排放须立足于城市自身,要充分挖掘用户侧灵活性的潜力,数字技术将赋能智慧能源城市,以数字化应用推进多种能源协同、集中式与分布式协同,实现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的优化配置,更好地连接电源与用户,促进能源系统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虚拟电厂是能源服务赋能智慧城市的核心。他建议,推进多能互补,实现供需匹配;推动以电网数据为核心的电力数据开放和共享,将有利于打破部门之间、政企之间、产业之间的壁垒,催生以能源为中心的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打造清洁能源就近、高效利用的新场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战略规划部副主任李鹏
在抽水蓄能、储能、氢能专题,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战略发展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张念木做题为《抽水蓄能服务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主题报告。他表示,当前,我国抽水蓄能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体现在建设规模大幅跃升,产业体系更加完善,应用场景更加广泛,建设技术不断进步。他认为,抽水蓄能是“实现双碳目标、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要重视产业链协同、布局合理性、价格机制实施细化、前期工作质量等问题。他建议,鼓励EPC模式,加强科技研发;加强布局论证,因地制宜布局中小型抽水蓄能,在规划的基础上先期建设;要积极对抽水蓄能定价成本监审工作建言献策;抽水蓄能勘察设计和建设专业性很强,要选择具有资质等级高、业绩丰富的勘察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战略发展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张念木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科技信息装备事业部总经理裴爱国做题为《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新型储能发展与实践》主题报告。他表示,大规模储能应用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标志,新型储能与抽水蓄能将发挥互补作用,在支撑新能源基地规模化外送、提升新能源就地消纳能力、支撑用户侧灵活低碳用能需求方面,新型储能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展望未来,预计2030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将达到1.5亿千瓦,至2050年新型储能装机将超过10亿千瓦。中国能建是首个发布《践行碳达峰、碳中和“30·60”战略目标行动方案(白皮书)》的中央企业;公司提出了围绕“30·60”系统解决方案的“一个中心”和氢能、储能的“两个基本点”;组建成立了“30·60”研究院和数科集团,实现了双碳背景下新型储能的全面综合布局。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科技信息装备事业部总经理裴爱国
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副院长吕晨光做题为《加强技术与模式创新,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他表示,大唐集团新型储能重点任务是:探索多样投资运营模式,支撑新能源规模化发展;加强储能装置运行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攻关储能关键技术研发,发挥示范工程引领作用。针对当前储能政策现状,他建议,地方层面储能政策对储能项目的落地实施有直接影响,但时效性较短,需出台针对新型储能的长效机制。应积极推广电力市场化改革,推动各种储能全面参与多样化的电力市场,例如支持用户侧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市场、尽快开放更多的跨省辅助服务市场等。
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副院长吕晨光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单宏胜做题为《能源央企发展氢能产业的机遇、挑战与实践》的报告。他表示,华电科工作为华电集团氢能业务的载体,自2020年初开展氢能相关业务,重点围绕氢能产业的规划设计、关键核心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系统集成及工程应用等方面开展工作。他认为,纯氢气、氢气与天然气的混合可以为燃气轮机提供动力,从而促进发电行业脱碳。氢储能具有放电时间长,规模化出清性价比高,储运方式灵活、不破坏生态环境等优势,但能源转换效率低、成本较高,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单宏胜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在《面向企业碳数据的数字化服务》的报告中,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公司智慧能源服务事业部副总经理江熙介绍了公司近年来的成功案例,他认为,碳数据服务目标是理数据、评碳效、测趋势、智监管、促降碳、提效益,碳数据服务平台将全面实现碳排放监测、碳排放分析、企业碳效评估、碳趋势预测、碳资产管理、碳全景概览。
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公司智慧能源服务事业部副总经理江熙
本届论坛还围绕核能建设、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电力市场、规划技术、新型电力系统下的配网规划、数字化转型、新兴产业等专题开展研讨交流。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安全总监陈志刚做《核能助力双碳目标
清洁赋能美好未来》的报告,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主任徐辉做《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基地开发实践与思考》的报告、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计划发展部部长郭向伟做《内蒙古电力公司推进蒙西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路径与举措》的报告,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研究室副主任李国栋做《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新特征与新机制》的报告,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总经理助理卢勇做《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设实践与展望》的报告,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士、中国电科院资深专家卜广全做《新型电力系统规划和仿真关键技术》的报告,国网能源研究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主任李江涛做《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技术及应用》的报告,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配电网规划设计中心副主任宋毅做《配电网发展的思考》的报告,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副主任张国珍做《数字化转型助力管理效益提升》的报告,南网能源公司建筑与工业节能事业部副总经理董福海做《低碳城区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报告。
在圆桌对话环节,对话嘉宾围绕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规划技术发展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中国电力规划发展论坛迄今已经连续九届,论坛业已成为促进电力规划与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本次论坛严格遵守北京市新冠防疫要求,采用小型线下会场和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力求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达到疫情防控和会议效果的完美结合。来自人民网、新华网、中国能源报、中国电力报、《中国电力企业管理》杂志社、中国电力网等媒体的记者对论坛进行了报道。
Tel:+86-25-84152563
Fax:+86-25-52146294
Email:export@hbtianrui.com
Address:Head Office: No.8 Chuangye Avenu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Tianmen City, Hubei Province, China (Zip Code: 431700) Nanjing Office: Building 23, Baijiah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2 Qingshuiting West Road, Jiangn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China (Zip Code:21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