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date:2021-05-10
一、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回顾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们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作用,有效开展疫情防控,与广大会员单位同舟共济,围绕电力发展全局,牢牢把握服务宗旨,智库作用有效发挥,行业服务取得积极成效,本部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党建引领协会发展
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全面准确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制定党委工作规则,全年召开17次党委会议,坚持“三重一大”原则,决定协会改革发展重大事项。加强政治学习,组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通过党委成员作讲座和专家授课的形式,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大”、全国“两会”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民法典、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党委领学和导学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认真做好代管学协会党建管理工作。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学习中央纪委十九届四次全会精神,全面掌握监督执纪的基本原则、规范、程序和要求。召开纪委工作会议,制定纪检监察工作要点、纪委工作规则,制定纪委全年调研计划、履职谈话计划。持续开展廉洁警示教育活动,切实抓好巡视和审计整改落实。
扎实做好支部工作。规范组织生活,促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在国资委协会党建局组织的“我是共产党员”主题活动中,中电联4篇征文获得二等奖、2篇征文获得三等奖,中电联党委成为4家“优秀组织奖”获奖党组织之一。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国资委扶贫工作第十三协作组组长单位,牵头开展了消费扶贫、现场调研、扶贫项目捐赠、专业技术培训等工作,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在国资委扶贫考核中获得“好”的最高等次。组织职工积极购买湖北滞销农产品,帮助湖北省减轻疫情对经济造成的损失。组织开展“救助贫困母亲”、全国“扶贫日”捐款活动。
(二)积极应对疫情,服务行业企业复工复产
积极服务电力行业疫情防控。向会员单位发放《工作场所新型冠状病毒防护手册》等防控宣传资料。撰写《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电力行业的影响分析》《行业协会发挥作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政策建议》,报送国资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电力工程项目费用计列和调整指导意见》,提升疫情防控期间电力工程项目质量监督工作及防护水平,为电力职工免费提供395项专业课程网络培训服务。
联合上下游行业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在国资委支持下,中电联等国资委16家直管协会,自愿组建了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协作联盟,积极服务行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编制关于积极支持电力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有关情况的报告,报送国资委;编撰并向企业推荐《电力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护指导手册》。
号召电力行业为战胜疫情共同努力。发出《为战胜疫情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致全国电力企业的一封信》,号召广大电力企业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与中电传媒联合刊登《守土尽责精准施策——扎实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公益广告。大力宣传电力企业在抗击疫情一线的感人事迹和贡献,制作《抗击疫情电力企业在行动》专题,在官网和微信平台发布新闻、宣传报道1000多篇,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
(三)积极建言献策,有效发挥智库作用
开展重大问题调研。完成电力行业“十四五”规划及中长期发展研究、当前电价机制相关问题、新能源补贴拖欠问题等6个调研报告。完成国资委委托《中央电力企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研究》;完成国家能源局委托《国际贸易争端对我国电力需求水平影响及趋势研究》《我国煤电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及政策机制革新研究》等多个专题研究。研究成果为政府部门制定“十四五”规划、完善电价机制、促进解决新能源补贴拖欠问题起到积极作用,受到政府、企业的采纳和重视,中电联的智库作用进一步凸显。
参与法规政策制修订。参与能源法、电力法、煤炭法、碳排放权管理办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43项法规政策文件制修订或专项工作研讨,提出行业意见。深度参与全国碳市场政策制定,参与总量设定、配额分配、纳入门槛、注册登记、交易等与碳市场密切相关的14项核心政策规则制定,为启动碳市场提供了基础性支撑。目前,生态环境部已采纳碳市场由“追求行业减排额外性”转向“打通环节、运转顺畅”的建议,同意取消配额分配中地方调节系数,为发电企业减轻了压力。
反映行业企业诉求。首次建立电力企业经营效益定期调研工作机制,及时反映行业困难和诉求。针对进一步理顺煤电关系、电煤保供、进口煤政策、疫情对售电企业经营、新能源补贴项目并网考核影响等20余项行业企业关切事项开展研究或听取企业意见,汇报中央财办、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等政府部门,提出政策建议。结合电煤市场紧张形势,及时发布《关于加强燃料管理保障全国“两会”和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供应的倡议》《关于保障迎峰度冬电煤供应引导电煤价格合理回归的倡议》,呼吁做好重点时段、重点地区的电煤保供,社会反响强烈。及时编撰并发布年度、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提前预测出湖南、江西、广西在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应偏紧,需要采取有序用电措施,对全年用电量增速预测值接近实际情况,被媒体广泛报道。
增强信息服务力度。加大电煤采购价格指数样本采集,CECI沿海指数纳入中煤集团现货采购定价体系,CECI曹妃甸指数被神华作为月度价格定价依据,指数定价作用进一步发挥。定期编发《CECI指数分析周报》《电力改革动态》《电力市场交易月报》《电力国际信息参考》《电力动态双日刊》等信息产品,及时分析电力发展动态,受到政府和会员欢迎。完成《2019年中国电力工业运行报告》(电力篇),由国家统计局统一发布。全年共提交政府部门形势分析材料70余份,报送电力运行信息120余篇。中电联、中电联技经中心入编国资委《国资国企研究机构名录》。
(四)紧贴会员需求,专业服务持续深化
拓展质量监督业务。取得国家能源局新的质监业务授权,在原有质监业务的基础上,新增火电工程、农林生物质发电工程、光热发电工程的质监业务。完成6项跨区域电网工程、14个发电项目的112次现场监督检查,发现并提出整改问题7674项,有效保障了工程建设质量。完成《火力发电工程典型质量问题分析报告》。完成国家能源局委托的核电、水电、光热发电、海上风电、生物质发电工程等质监大纲审查。
扎实开展标准化工作。制修订电力专业标委会管理细则、中电联标准制定细则、团体标准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等5项标准化管理制度。全国电力系统电网资产管理、全国低压场站用电标准化2个标委会获国标委批复,能源行业涉电力领域信用评价、燃气分布式能源、综合能源服务等5个新兴领域行业标准化组织获批。中电联岸电团体标准技术方案,采纳为国家标准,交通部在全国范围内实施。2020年,经有关政府部门和中电联发布标准428项,其中国家标准17项,行业标准197项,行业标准英文版22项,中电联标准192项。
持续提升可靠性管理技术服务能力。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2019年年度、2020年季度及上半年全国电力可靠性信息,完成16项专业分析报告,2020年各季度全国50个主要城市用户供电可靠性指标报告。按照政府及企业需求,完成全国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调查、粤港澳大湾区供电质量提升规划、国际电网可靠性统计方法等专题研究报告。积极回应发电企业开展机组可靠性对标的诉求,研究开展全国发电机组可靠性综合对标评价。
开拓人才评价新领域。编制继电保护员、光伏发电运行维护员等职业标准24项,发布实施培训与评价标准22项,修订电力类高职专业标准6项。制定中电联电力行业从业人员专业能力评价基地管理办法和证书管理、评价工作方案,构建人才评价工作新机制。建立电力行业首批无人机巡检、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运维等评价基地。中电联被人社部列入首批部门行业试点单位,开展“变电设备检修工”等10项试点职业(工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
推进行业文化建设。召开电力行业企业文化建设交流大会,征集发布优秀电力企业文化成果,举办以“讲好战疫故事 传播企业文化”为主题的电力文化故事汇活动,推荐优秀故事,参加国资委举办的抗疫先进事迹报告会。组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行业宗旨”主题征文,发布全国电力行业核心价值公约宣传动画(微信版)。完成“《电力企业社会责任实施指南》国家标准研制与试点应用”课题研究。组织开展电力行业社会责任研究,在工信部举办的交流活动中,推广电力行业社会责任工作先进经验。《中国工业史-电力卷》《中国电力工业史》(综合卷)完成审定,提交出版社。
深化拓展统计工作。高质量完成统计月报、年报及快报,编制完成《电力工业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电力统计年鉴2020》,组织编制《电力行业统计调查制度》并获国家统计局批准执行,新增电力燃料和电力工程造价统计,填补了行业空白。编制《电力统计工作指南》《电力生产统计技术导则》《电力统计工作规程》等,和已经完成的制度规范一起,形成完备的电力行业统计工作制度体系。完善广东、重庆、云南等地区的月度统计报表,将山东自备电厂纳入统计。受工信部委托,新增134个重点城市工业用电情况按周按月的统计监测工作。抓住疫情期间行业企业数据需求强烈的有利时机,启动电力行业燃料日统计及燃料数据平台建设。自2月21日起编发《电力行业燃料统计日报》,这是中电联第一个按日开展的统计工作,提升了数据及时性。
促进行业交流。克服疫情影响,创新交流方式,以线上直播方式举办“新基建,新业态,新动能”为主题的“7.26”中国电力主题日活动。组织电力创新奖、先进会员企业和先进个人评选,中电联推荐的1个项目、1家企业分获中国工业大奖。举办第十二届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向人社部申报3名“全国技术能手”。开展火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机组能效对标活动。举办国际电力设备及技术展览会(EP展)、中国电力技术经济高端论坛、国际能源宪章北京研讨会、电力创新大会等活动。
(五)深化国际合作,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
深入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组织召开新一代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中日联合发布会,中日双方分别发布了CHAOJI白皮书和CHAdeMO3.0协议,共同启动CHAOJI产业化发展路线研究工作。组织申报《巨灾情景下电力应急抢修和供电保障指南》《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集热系统性能试验规程》2项国际标准提案,并成功立项。中国申请的IEC电力网络管理分委会获批成立。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参加亚太电协执委会暨理事会特别会议,决定将2020年亚太电协大会延期至2021年,中方举办亚太电协活动的时间也将顺延至2022至2023年。积极推进东北亚区域电力互联互通,完成亚行组织的哈中韩电力联网研究项目;参加大湄公河次区域(GMS)机制下市场与监管工作组会议。加入“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家联盟,参加生态环境部组织的全球去煤化形势下我国海外煤电项目投资和建设情况研讨会,积极反映电力企业海外煤电项目投资建设发展现状及需求。编制《国际电力发展报告2020》《国际电力数据手册2020》《世界部分国家电力企业概览2020》,为推进电力走出去提供信息支撑。提高中电联英文网站信息更新频率,加大电力行业和中电联工作英文宣传,受到国际能源署等国外同业机构欢迎。
携手国际同行共同抗疫。向国际能源电力组织、亚太电协理事会成员、国外同业机构合作伙伴、电力企业驻外办,提供病毒防治线上咨询等信息,向43家组织机构寄送慰问信及口罩防疫物资,得到热情反馈。
(六)拓展第三方服务,社会化市场化转型取得实效
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深化。完成440家企业信用等级评价,评价数量同比上升26.5%;与信用能源平台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引导失信主体主动纠正失信行为。建立“电力征信数据字典”,积极探索电力征信服务。开展电力设备供应商公共信用综合评价试点,推进评价结果在物资采购、招投标、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等领域的采信应用。
政府委托咨询服务广受赞誉。受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国资委、水利部等多个部委委托,完成世界一流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布局、京津冀协同发展能源监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能源规划、“区块链”技术在能源领域应用等咨询项目,开展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重大能源项目投资建设情况监测分析。开展专利与标准融合机制研究、电化学储能安全标准研究、农村电网供电质量评价、固定源大气污染防治2020、国资委直管行业协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综合评价机制等研究课题,涉及面广、层次高、应用性强。
电力集团委托咨询服务开局良好。2019年签订的4个咨询服务项目高质量完成。2020年咨询服务项目《2020年国家能源集团企业标准体系建设研究》获得好评。
市场化咨询服务领域加快拓展。发展院电网工程评审、电力工程造价及评价等市场占有率稳中有升,新技术新业态咨询业务收效显著。人才测评迈出新步伐,电力行业人才发展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受工信部委托,在能源电力行业开展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专题培训班,启动CEC专项能力认证评价,完成15期、累计评价人员近2000人。
评价院安全技术咨询服务市场不断扩大,成为电力行业唯一一家非民营企业的安全管理咨询服务机构。开展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受到国家能源局肯定。开展的大数据管理评价工作受到工信部肯定,入选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人才能力评价机构目录。
检测院顺利通过CMA资质参数现场评审,新增检测参数100余项,夯实全方位承揽电力行业检测业务的基础。先后为52个发电项目、33个电网项目提供现场检测服务133次,出具检测报告1895份。
杂志社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发行量保持平稳,在“学习强国”平台上开设并运营“电力中国”强国号,宣传本部工作成果力度加大。
(七)加强协会治理,创建5A社团成绩优异
以评促建,争创5A级社团。8月21日,民政部专家组对我们进行了现场查评,对中电联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顺利通过初审、复审,已经参加了民政部组织的终审答辩,下一步将进入公示程序。经过三年多的规范化建设,中电联专业办会能力和规范运作水平持续提高,六届理事会提出的国内领先行业协会的目标基本实现。
创建工作带动本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2020年,中电联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制修订公文、新闻、招标、合同、固定资产、印章、外事、考核等管理制度,企业年金计划正式落地,退休人员社会化工作顺利完成。
本部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建成并实施财务管理信息一体化平台系统,中电联官网完成改版升级,微信公众号管理日趋完善,新媒体宣传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会员服务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编制印发《中电联服务指南2020》《中电联会员服务报告2020》,为会员单位及时了解并积极参与中电联各项活动提供助力。加强会员单位需求诉求反馈,组织召开中电联2020年理事长、副理事长单位联络部门负责人及联络员、理事单位联络员、省级行协座谈会,宣传中电联核心业务,提升中电联的行业权威性和影响力。创新会员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模式,上线会员服务+APP及网页版,会员服务的及时性不断提高。
目前,换届筹备工作基本就绪。成立第七届理事会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换届方案,召开理事长办公会议、换届领导小组会议、六届九次、六届十次理事会议,通过了章程修订等重要事项,及时向国资委、民政部沟通汇报。下一步,将按照程序实现顺利换届。
(八)分支机构工作有序推进、扎实有效
完善分支机构服务体系,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火电分会不断强化基础管理;水电分会加强信息共建共享;试验研究分会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经验交流;卫生分会编写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疫情防护指导手册,开通线上心理加油站等服务;装备分会针对新能源典型电力装备的先进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行调研;节能环保分会向政府部门反映意见建议近200条;电能替代分会举办2020年电能替代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开展电供暖“免增容、微增容、合理增容”技术研究;电动汽车与储能分会组织召开“新基建 充电板块在行动”新闻发布会、“新能源+储能”技术应用论坛;燃料分会召开煤炭与电力企业座谈会,多渠道反映煤电发展问题;售电与综合能源服务分会举办2020中国新能源高峰论坛智慧能源分论坛、中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高峰论坛。
(九)代管学协会立足本职,行业服务协同协作
在国资委党委领导,协会党建局指导下,各代管学协会按照中电联党委工作部署,协调推进行业服务工作。中电建协配合国家能源局推进电力建设安全生产监管平台全面推广,完成国家级优质工程推荐;水电质协持续推进电力行业设备质量安全风险监督工作;规划设计协会发布《2016-2019年度行业同业对标报告》;电促会聚焦电力规划、可再生能源、电力区块链、人工智能与电力大数据等领域服务;中电技协承担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电力期货、现货市场有关课题研究;电力体协系统梳理成立65周年各类资料,出版纪念画册;电力教育协会开展垃圾发电运行维护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电力贸促会开展2020年度中国营商环境调查,开设《电力国际汇》直播大讲堂;电力政研会举办“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筑牢返贫新防线”党建理论高峰论坛等;电力文协刊发17期疫情防控摄影、书法作品,部分选登在中国文联文艺网,诠释了电力人的责任担当。
二、以优质服务开创中电联发展新格局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2021年是我们党百年华诞,我们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电联2021年总体工作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精神,奋发新时代新征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新一届理事会规划安排,持续提升本部服务能力,开启建设国际一流行业协会的新纪年。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着力提升党建引领能力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落实落地,全面提升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把坚持党委政治核心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为推动事业的根本保证。组织电力行业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行业宗旨,举办好中国电力主题日活动,加强党建文化、安全文化等行业文化建设,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社会责任成果交流,促进电力行业核心价值公约落地。
强化思想政治建设,突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对党忠诚教育。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制定中电联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和职工理论学习计划,明确党建工作要点,组织党员领导干部集中轮训,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
围绕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作用发挥,组织召开党建暨纪检监察工作会议,明确党建及纪检监察工作任务。强化组织建设,规范支部换届选举,严格组织生活,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认真做好党委民主生活会、支部组织生活会的组织工作,开展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党员民主评议等活动。提高党委科学决策能力、党员干部贯彻落实能力,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增强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深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设党建活动室,通过开展重温入党誓词、特色主题党日等活动,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增强党员的光荣感、使命感。以党建促群团建设,促进和谐健康的本部文化建设,提升职工凝聚力。
持之以恒全面从严治党,统筹纪检监察工作,着力推进党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和有效执行。中电联党委与党支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积极推动支部书记“一岗双职”责任落实。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继续开展廉洁警示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强化内部监督,启动2021年巡察工作,加强内部审计,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加强对分支机构、代管学协会的党建管理、业务指导、协同协作,积极推动代管学协会完善组织结构,规范开展换届和负责人调整工作。
(二)加强行业高端智库建设,着力提升建言献策能力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紧密跟踪政策变化趋势、开展电力市场监测分析,持续深化行业发展重大问题调研,积极参与法律法规制修订,加强产业政策研究、节能减排问题研究,重点开展围绕碳目标下电力低碳发展路径、综合能源服务发展情况、电力法修订、基于能源安全新战略的电网管理体制、水电和陆上风电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问题、新能源与储能协调发展、提升适应新能源高比例发展的系统调节能力、电力燃料供需格局等方面的研究与调研,认真分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十四五”能源电力发展的新要求,凝聚行业共识,反映行业企业诉求。
把握电力市场动态,就企业关心的问题开展调研,提高信息发布频次,加快组建市场分会,定期组织企业研究市场政策,及时做出反应。开展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评价,广泛听取会员意见,积极建言献策,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加强电力供需分析预测,探索构建电力运行监测指标体系,搭建新的全社会用电量预测模型,做好月度电力运行简况、季度电力供需预测分析,加强电力和宏观经济跟踪分析,开展企业经营效益调研,及时向政府部门反映企业诉求。
完善燃料统计,深化指数分析,做好指数宣传推广应用,强化对企业的服务。继续完善“1+N”年度系列报告,增加电力供需分析报告,加强系列报告的宣传、征订,扩大报告影响力。为全国两会电力行业代表委员提供电力工业现状与展望材料,为他们参政议政提供参考。
在EP展基础上,筹划中电联年会,同期召开中电联重要会议,整合电力创新奖成果交流、专题论坛、专业会议等活动,集中发布中电联工作成果,扩大社会影响力。服务电力企业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电力企业的交流合作。
整合网站、微信公众号、杂志等本部新闻宣传资源,与中央主流媒体、各电力企业新闻宣传部门加强合作,形成全行业全媒体宣传矩阵,加强对中电联工作成果、品牌服务的宣传策划,提升中电联行业、社会影响力。
形成以行业发展与环境资源部为龙头,电力发展研究院为支撑,各专业领域为基础的智库服务体系,团结行业各领域专家,做强做大中电联行业高端智库品牌。积极与国内外相关智库沟通交流,扩大中电联智库品牌的影响力。
(三)促进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统筹疫情防控和专业服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根据行业发展和疫情防控要求,探索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的专业服务新模式。
优化电力标准体系结构,做好团体、行业、国家、国际标准衔接。加快重点领域标准化建设,加大火电节能环保、新能源发电、储能、微电网等低碳领域标准编制力度,加强直流配电、电力区块链、电力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方面的标准建设,加快能源互联网、数字电网、智慧电厂、储能、综合能源服务、电动汽车等领域的标准编制进度,更好地满足行业发展需要。加大重点领域科技成果转化标准的力度,深化“标准化+科技创新”,加快筹建“直流输电及电力电子技术”“发电国际标准化”创新基地。创新标准化工作方式,进一步强化标委会管理,探索建立标准实施符合性验证制度,更加注重标准的实施推广,扩大标准实施范围。
切实做好政府可靠性监督管理技术支持,提升可靠性信息化水平,积极拓展在海上风电、增量配电网、低压用户的可靠性统计管理,扎实高效开展电力可靠性信息分析评价与发布。围绕营商环境建设,做好重点城市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多维度对比分析,推动行业发电机组、电网企业可靠性对标工作的开展,促进整体可靠性水平的提升。加快推进光伏发电、输电系统等可靠性评价标准的制定,积极推动电能质量鉴定标准化、涉电纠纷调解工作的开展。
深化细化电力统计,加强行业发展新业态方面的数据统计。根据统计指标的调整变化,拓展分城市全社会用电分类情况统计,加强新能源数据统计,风电细分海上风电和陆上风电、太阳能发电细分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等分类指标的统计。进一步加强山东、新疆等地自备电厂的统计工作;新增储能、弃水、弃风和弃光等指标统计。开展31个省区市及134个重点城市工业用电情况监测分析。统筹环保、可靠性、质监等专业数据统计,进一步提升数据指标准确性,继续加强统计成果开发利用,满足多层次行业企业需求。
适应新的管理要求,创新电力质监工作方式。对新取得授权的电力工程质监业务,要完善工作标准和流程,细化工作方案,确保工作顺利开展。要持续完善质监工作体系,加强对检测技术机构的指导,滚动优化管理专家队伍,调动专家积极性,科学严谨做好现场检查。
加大培育“大国工匠”力度,完善技术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卓越工程师培养、校企合作等工作。举办风力发电、智能巡检等新技术应用类职业技能竞赛,促进提升行业人才技能水平。进一步加强行业人才标准制修订和转化工作,推进职称与“1+X”证书资质申报,做好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统筹各专业培训,完善信息化平台,推动建立两类人才评价立交桥,开展教育培训市场化服务。
(四)大力拓展第三方服务,着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深化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联系紧密、纵向协调、横向贯通、相互支持的政府、行业、企业信用工作体系,提升评价标准、规范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引领涉电力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化发展。有序开展行业失信行为治理与信用修复工作,做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大力推广评价结果应用,开展电力设备供应商公共信用评价试点。
巩固在设计评审、造价咨询、后评价领域的传统服务,稳步提升市场份额。打造特色咨询服务项目,扩大高端咨询市场。坚持市场导向,积极拓展可研评审、全过程咨询、投融资决策、风险管控、纠纷调解等业务,努力探索电力工程环水保、消防评估、三维设计数字化移交、电力行业新业态研究、运维成本优化、运营模式创新等业务。利用现代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做好电力工程投资和成本信息的分析预测,提高电力定额工作的科学性。
加强工业领域需求侧管理,推动电能和综合能源普遍性服务,做好工商业企业电价成本监测。面向工业企业和园区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专业领域咨询服务。按照工信部要求做好企业数据管理岗位能力评估有关工作,继续提升网络信息服务能力。塑造中电联安全咨询服务品牌,大力推进发电安全标准化咨询,高质量开展安全生产取证培训,申办消防评估和安全评价资质,提升安全资质能力。拓展两化融合、企业管理咨询、网络安全、电力认证、成果鉴定等第三方服务内容,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完善检验检测业务工作流程,提高电力工程质量评估评价水平,拓展新能源、综合能源服务等新的业务领域,开展个性化检测技术服务。
规范开展评比表彰工作,优化电力创新奖流程,不断提高评选的科学性,创新发布方式,不断提高行业影响力,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沟通汇报,确保合规合法。深化机组对标、专业评价等工作,开展企业个性化对标咨询服务。
(五)完善中外电力交流机制,着力提升国际合作能力
服务“一带一路”“全球能源互联网”中国倡议,助力电力企业创建国际一流企业,完善电力企业国际合作信息共享机制,协助开展国际对标。发挥中国电力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电力贸促会作用,积极为中外电力企业牵线搭桥,提供法律、金融、会展等服务。坚持“外事无小事”原则,特别要做好疫情期间线上国际会议内容材料的准备。
认真筹备亚太电协大会,与菲律宾亚太电协大会秘书处做好交接。完善2022-2023年亚太电协大会活动方案,充分考虑疫情影响,做好预案。与亚太电协中方会员单位做好沟通,凝聚行业之力做好活动筹备。
加快电力标准国际化进程,主导或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抢占国际标准制高点。贯彻落实《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实施方案中有关电力行业的相关内容,进一步推进电力标准与国外标准之间的转化,在新技术、新业态领域,积极提交国际标准提案,组织电力企业共同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加强与其他民间标准化组织、国际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拓展延伸合作渠道,打造中国电力标准品牌。进一步加强标准外文版翻译工作,特别是工程建设标准的翻译,形成较为完善的英文版标准体系,服务电力企业走出去。
加强与能源宪章、国际能源署、欧电联等国际组织、主要国家电力同业组织、世界主要电力企业的交流对话。积极利用东北亚区域电力互联与合作论坛、大湄公河次区域、亚太电协大会、中日联合委员会、中国东盟电力合作与发展论坛、中电联-国际能源宪章联合研究中心等国际合作机制推动中外电力行业合作。
加强国际信息服务,打造国际交流拳头信息产品,编制国际电力发展报告、国际电力数据手册、世界部分国家电力企业概览,编辑电力国际信息参考,及时向会员发放。
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推动电力环保、可靠性、技术经济咨询、电力工程质量检测等专业领域国际交流、业务拓展。
(六)推动国际一流行业协会建设,着力提升本部服务能力
加强与政府部门、会员单位的沟通协调,认真细致做好换届准备,在年检期内召开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研究提出优化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意见建议,确保各项工作无缝衔接。
在创建5A社团取得优异成绩基础上,按照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加强国际一流协会建设顶层设计,开展中电联五年发展规划中期评估,编制中电联“十四五”发展规划。以5A社团标准规范本部运行,梳理本部各项制度,完善以责任制为核心的制度管理体系。持续规范内部管理,加强业务合规性审查,优化工作流程,确保高效有序运行。
加强财务管理,做好预算编制与执行、资金管控、核算审计等基础性工作。深入推动财务信息化建设,实现财务数据的实时共享。持续完善投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利用水平,研究制定公司管理办法、无形资产管理办法;以绩效贡献为导向,完善对直属单位考核办法;以资本关系为纽带,提升直属单位资产管理能力。继续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做好脱贫攻坚后续工作。做好疫情防控、后勤保障。本部要为监事会履职尽责提供保障。
加强人才规划和队伍建设,立足本部,统筹直属单位人力资源,加强人员交流轮岗,加强高端人才、领军人才引进培养,建设各专业人才梯队。加强职工培训,拓宽培训渠道,丰富培训课程,创新培训形式,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优化部门考核、职工考核指标,增加对创新力、品牌贡献力的考核,加大结果使用,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继续完善企业派驻制,根据业务需要,加强派驻人员力量,保障派驻人员待遇。继续完善行业专家库,充分发挥专家力量,提高业务工作水平。
适应数字化发展需要,深化落实中电联信息化建设规划,把中电联大数据平台建设成为行业公共信息平台,丰富数据内容,加强数据融通,开展数据整合,实现数据查询、在线报告等功能,构建统一的数据平台支撑体系,探索开发信息服务产品,推广中电联会议培训服务平台,提高服务器综合利用水平,实现中电联档案数字化,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确保信息系统安全,为业务发展、会员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会员沟通,及时了解会员需求,建立完善会员需求响应机制,利用信息化手段,调动全会资源,增强会员沟通的及时性,提升会员获得感、满意度。持续推进咨询服务项目,加强与会员单位沟通,提前谋划服务项目,巩固基本盘,形成长效机制。继续做好会费收缴工作,不断提升收缴率。在做好现有会员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新会员。
持续完善中电联服务体系,根据发展新形势需要,研究设立新的分会和专业委员会,加强分支机构考核和秘书处建设,支持分支机构社会化市场化转型发展。代管学协会要与5A社团标准对标对表,特别是在开展评比表彰、规范内部治理等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决不能触碰红线,要注意加强与中电联的协同协作,建立重大会议、重要活动协同机制,共同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
Tel:+86-25-84152563
Fax:+86-25-52146294
Email:export@hbtianrui.com
Address:Head Office: No.8 Chuangye Avenu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Tianmen City, Hubei Province, China (Zip Code: 431700) Nanjing Office: Building 23, Baijiah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2 Qingshuiting West Road, Jiangn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China (Zip Code:21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