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date:2024-05-25
核工业的最一线
潜藏着万千种奋斗人生
在这里
让他们
被看见 被感知 被彰显
27岁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30岁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2岁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33岁破格晋升为所在技术领域最年轻的研究员……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姜磊一路开挂的人生颇为令人艳羡。
姜磊从事核燃料领域专用装备研究。在短短6、7年的时间里,他带领团队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创新相关装备保护系统设计,取得重大突破,填补国家技术空白;主导优化装备保护系统,保障专用装备示范工程启动……一旦你了解了姜磊完成的这些“极限挑战”,一定会不由自主地竖起大拇指。
就这样,令人佩服的“牛人”姜磊不断地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和了解,直至今年他成为中国青年最高荣誉——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离开水,鱼唯有进化出属于自己的“肺”
在清华大学时,姜磊早就已是别人眼中的“牛人”。
博士一年级,他在上基础课的同时,还配合导师研发电涡流传感器。当时从电路板的焊接、组装到整体的设计、选型、封装,对他来说都不在话下,用1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30台传感器的制作和调试——承受了这么高强度的锻炼,他的研发实践能力“一役成名”。
就是这样的他,踌躇满志地在就读博士期间,已接手了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专用装备动力学分析技术的课题。然而,现实的情况却让他傻了眼。他知道科研工作辛苦——日复一日地蹲守在实验室,一遍一遍地尝试,失败再尝试;他知道科研工作枯燥——常年泡图书馆、资料室,查阅资料,从海量的信息中寻找到蛛丝马迹,激发出新的灵感。“这种像饥渴的海绵去拼命地吸水”的感觉,曾让他一次次感受过沉浸的幸福与收获的狂喜。
然而,这次,当他用了3个月左右的时间去搜索课题相关资料时,得到的却是空白、空白,还是空白。在这个少有人知的技术领域,可以直接用于项目研究的参考报告、论文和案例几属凤毛麟角。“也就2~3篇相关文章吧,即使所有和这个课题沾一点边的其他领域成果也被挖了出来,也就几十篇论文。”姜磊告诉记者。
我国专用装备研制整体技术水平已经能够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肩,然而,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姜磊说:“我们的前辈通过大量的试验验证,下了‘硬功夫',自主研发了我国的专用装备,解决了有无的问题,做到了‘知其然'。但后续研发需要进一步向前推进,这就需要基础理论研究的‘软实力'要跟上,真正‘知其所以然'。”姜磊的研究课题——一套完整的动力学分析模型就是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就是在“离开水”的情况下,姜磊的研发上路了。升级,还好理解;迭代,也不难陈述;但“从鳃到肺”的进化,其难度可想而知。“经常是没有时间概念的,不知不觉就干到了三更半夜。”姜磊说,当时他整日整夜地呆在实验室,那栋实验楼的保安默认过了晚上11点就会锁楼门,而姜磊总是那个连通知加班的电话都忘了打,半夜三更打电话麻烦保安“开下门”的那个。时至今日,这串电话号码,他仍然可以脱口而出。
不到5年时间,姜磊及其团队攻克了相关技术,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走向海,只要迎着风、鼓起帆,就会一往无前
后续的故事,仿佛一马平川。
核理化院大力培养青年人才,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推进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培养选拔的行动方案,让年轻人才多岗位历练。长期从事理论研究的姜磊在2019年调入核理化院八所,先后负责总装与机电试验以及科研管理工作,在这期间,他为自己负责的研究室申请到了第一个由该研究室牵头负责的项目——“中核集团青年英才项目”。他带领研究团队完成项目总装、测试并交付了第一批合格装备,所有装备均一次启动成功。
2022年6月,他开始负责总体设计和科研管理工作。从进入核理化院工作以来,他先后作为负责人重点参与、负责基础科研、核能开发、集团公司重点研发、国家及省部级高层次人才项目10余项……
在这段迅速成长的经历中,那些彷徨、困苦与煎熬呢?
姜磊侧头想了许久:“当然也有,但也没有那么难吧,就是打着鸡血干活呗。”事实上,很多年轻人考虑的人生道路的选择、得失利弊的分析,都极少出现在他的脑海里。
姜磊的人生从来不是一道选择题。
2006年,他成为中核集团与清华大学联合培养的本科生,从此与核工业结缘。2010年,他成为清华大学与中核集团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即进入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工作。他更像是被命运选择进入核工业的。
当年上大学期间,他有机会参观核理化院的展览馆,其中,有介绍我国原子弹爆炸女功臣王承书的一句话:“王承书带领团队提前113天得到符合原子弹要求的合格装料”。就这一句话,唯有震撼,何需选择?
“读书时,清华大学要求我们立大志,上大舞台,而我国核事业发展正处于高质量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中核集团恰恰正是我们施展抱负的大舞台。”姜磊告诉记者。
据了解,2018年以来,中核集团为适应新时代核能发展需求,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启动了青年英才计划,旨在解决一批底层关键技术,加快前沿技术、多领域交叉技术探索与研究,培养一批核工业新生代领军人才。
截至目前,首批英才项目效果超过预期;申请专利170余项,发表论文210余篇;培养研高8人、副高32人,平均年龄33岁。基本统计,领军人才培育周期可缩短至5~8年。核理化院承研的14个“青年英才”项目中5个项目已完成综合验收,3个项目被评为优秀,多项技术突破属国内首创,为解决工程研制过程中的关键难题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姜磊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
并且是一部不可修改的剧本
如果你走向的是海
那么只要迎着风、鼓起帆
就会一往无前”
姜磊是这么想的
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中核集团宣传文化中心核芯报道工作室 杨阿卓)
Tel:+86-25-84152563
Fax:+86-25-52146294
Email:export@hbtianrui.com
Address:Head Office: No.8 Chuangye Avenu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Tianmen City, Hubei Province, China (Zip Code: 431700) Nanjing Office: Building 23, Baijiah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2 Qingshuiting West Road, Jiangn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China (Zip Code:21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