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date:2024-07-01
本网讯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即日起,中国华电官微将推出2024年中央企业“两优一先”事迹展播,激励公司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学习先进典型、争当先锋模范,创新奋进、奋勇争先,为集团公司建设世界一流清洁低碳能源企业贡献力量。
格桑花开幸福来
华电西藏巴玉分公司 格列旺久
“格桑”在藏语中是“美好时光”或“幸福”的意思,格桑花也叫“幸福花”。格列旺久无愧于群众心中“高原上的格桑花”称号。该同志在海拔4200米的西藏江达县外冲村驻村担任乡村振兴专责期间,在泥石流中冒生命危险勇救4名村民;深入挖掘木刻文化产业,推动“非遗技艺”转化为“非遗经济”;手把手教会村干部,打造“不撤离的战斗堡垒”,带领所帮扶外冲村从深度贫困村发展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曾获中国华电“优秀共产党员”、第17届“西藏青年五四奖章”,西藏自治区“优秀共青团员”。
2019年,格列旺久被组织选派到西藏江达县外冲村开展帮扶工作,相继担任驻村工作队队员和第一书记。那时的外冲村没有像样的产业,不通水电路网,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
他们在现场成立华电驻村党支部,积极与村党支部开展联建共建,帮助规范组织生活,完善“两委”联席会议、“四议两公开”和村务监督,组织开展党员承诺践诺,评选“党员模范之家”,让“小支部”充分发挥“大作用”,有效提升了村务治理能力。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西藏人,格列旺久充分发挥熟悉藏汉双语的优势,带头成立“华电雪域先锋宣讲队”,以“小板凳”“酥油茶”“田间地头”等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新时代伟大成就和党的惠民利民政策,引导村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在华电驻村党支部的带动下,外冲村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进一步增强,并获评“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有了明显改善。很多群众由衷地说:“共产党恩重,共产党员亲!”
增信心兴产业 走出“非遗经济”致富路
通过深入调研,格列旺久发现外冲村是藏式木刻之乡,其波罗古泽刻版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村民泽培是西藏唯一的国家级传承人,但当地的木刻产业一直没形成规模,一度面临失传的困境。
村民们守着“金饭碗”,过着苦日子,格列旺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积极争取华电集团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打造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华电特色产业帮扶模式,先后筹资900万元建成木刻车间,帮助签订1亿元的长期供货协议。
5年间,通过他们的积极宣传引导,木刻车间就业藏民人数从最初的4人增长到现在的200余人,公司业务逐步拓展为集木刻、书法、藏香于一体的复合型集体产业,累计为藏族群众增收1200余万元,真正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业,日子越过越红火。发展木刻特色产业成为了当地乡村振兴的一张“金名片”。村民们发自肺腑地说:“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华电的帮助,让我和家人在木刻车间找到活儿,要不哪有现在的好生活!”
用真心暖民心 推动美丽乡村旧貌换新颜
驻村期间,格列旺久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积极开展捐资助学、危房改造、帮残助幼等工作,用心用情用力解决村民医保报销、惠民补贴等现实问题,曾冒着生命危险在金沙江边泥石流中救下村幼儿园教师嘎玛旺修一家四口,以真诚真心赢得村民认可,村上还给他颁发了“荣誉村民证书”,让这个藏族小伙真正成为了村里的一员。
他创新建设“华电爱心积分超市”,实施“办理一件好事、荣获一次积分、宣传一批好人”的“三个一”激励机制,推进乡村移风易俗,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大家都说外冲村“雅目睹”——“非常棒”!
2023年,华电驻村工作队轮换的时候,乡亲们排着长队给格列旺久敬献哈达,看着他们满眼的不舍,格列旺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驻村工作的分量和意义。
五年驻村结束后,格列旺久选择了继续从事乡村振兴工作,进一步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像格桑花一样坚守雪域边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创新奋进、奋勇争先,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火热实践中书写责任担当,努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西藏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铸就大国重器的“铁汉子”
华电广东清远公司 李林浩
李林浩,现任华电清远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他带领团队为国家首台全国产化重型燃机示范项目高效投产落地、绿色能源高速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曾获集团公司首批“十大奋进者”、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创新奋进,铸就国之重器
近年来,重型燃机国产化率接近90%,但最关键的高温部件仍然完全依赖进口,始终受制于人。直到2023年春天,国内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F级50MW重型燃机在华电投入商业运行,终于打通了从攻关到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从“0”到“1”的突破,充满了挑战。“没有成熟的资料,那就编制一套资料!没有参考的样板,咱们就打造一个样板!”李林浩带领团队催审批、招投标、出设计,仅仅3个月,30项开工手续、56个标段、200卷图纸,开工前置条件全部落实,G50项目主体顺利开工。
在项目施工关键时期,一场超百年一遇特大洪水汹涌而至。李林浩紧急调派人手,全面检查防汛设施,加固挡土护坡。当得知取水泵房被冲出20米,即将撞上桥面后,他立即和同事们一起冲向江边,增加6根钢索拉回取水泵房。泥水倒灌进雨靴里,暴雨像石子般拍在脸上,他们紧紧拉住钢索,用尽浑身力气,终于把泵房拉了回来!9天9夜的奋战后,项目平安度汛!
在点火试验中,他们遇到了更大的困难。打个比方,就好比“在十级飓风中点燃一根蜡烛”。从早到晚,从集控室到现场,李林浩来回奔走,带领团队反复收集数据,不断分析调整。在经历80多次点火失败后,他突然发现一个关键的细节,经过反复对比,提出“把燃料加量、时间再延长”的解决方案并连夜调试。终于在20个小时后,G50项目,点火成功!
G50项目从开工到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较计划工期提前了3个月,从攻关到应用,李林浩带领团队做到了!
奋勇争先,勇攀科技高峰
为尽快推动全国产化燃机技术的推广应用,李林浩牵头编制全国产化G50燃机科技创新项目实施方案,开展科技进步奖、专利发明等成果申报,累计确定42项科技课题方向及实施团队,推动清洁高效透平动力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华电分室成功落户清远。
他带领技术团队全身心投入国产化创新应用中,顺利完成了适应国产G50燃机的天然气加热系统优化、汽机旁路选型优化等技术项目,推动实现燃气电厂重要主、辅机全方位“中国造”。
风雨兼程,践行初心使命
在工程建设现场,李林浩是“万事通”,把所有的重要节点和主辅设备到货情况都装在脑子里。他随身带着笔记本,记录遇到的问题和关键节点,一件件落实、一个个突破,和团队现场解决施工难题。
“这是我女儿的照片,每次想她的时候,我就会拿出来看看。”提到“小棉袄”,这位“铁汉子”露出了柔情的一面。女儿出生前后,正值G50项目建设的关键期,他回家的时间很少,对妻女始终心怀歉意。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始终坚守着一定要建好G50项目的信念,舍小家顾大家,埋头苦干、无怨无悔,让鲜红的党旗在“大国重器”建设一线高高飘扬。
新能源科研探路者
华电电科院新能源研究中心 孔德同
坚持不懈地探索,不断突破认知边界,是科技工作者的执着追求。华电电科院新能源研究中心的孔德同就是这样一个专业纯粹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他用共产党人的忠诚和担当践行着“科技报国”的初心和承诺,用累累科研实绩拓出一条科技赋能新能源发展,促进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的道路。
不忘初心,勇当先锋,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4年,中国新能源产业刚刚起步,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都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一个场站所有工作人员翻山越岭一周才能完成的巡检任务,西门子歌美飒全球集控诊断中心的服务器运行几分钟就搞定了。中国人急需建设一个属于自己的新能源远程诊断平台。集团公司一直很注重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电科院也很愿意让年轻人“挑大梁”。就这样,初出茅庐的孔德同接到了建设平台的重任。
从平原到丘陵,从戈壁滩到浅湾滩涂,从高山到雪山……那段时间,为了尽快把平台搭建起来,他用脚丈量了一个又一个风电场,分秒必争地研究远程诊断技术。
经过数年的试验、总结,孔德同和团队开发了行业首个集团级的新能源远程诊断平台,全面推进集团公司新能源数字化转型进程,助力中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携手奋进,果毅前行,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2018年,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提出,新能源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风机机型不断迭代更新,依靠平台现有的数据库,难以准确诊断新的设备。
“中国的诊断平台不能输给国外,一定要让场站兄弟们安心睡个好觉。”孔德同暗下决心。
孔德同和团队又花了两年多时间,把平台模型由原来的10多个增加到30多个。2021年,平台基本上能适用所有在役风机,准确率从初期的65%提升到85%,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23年,平台在170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第二名,这是电力企业在这项大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使命在肩,勇攀高峰,探索中国能源转型升级新路径
目标的提出,寻找新质生产要素,高效推动新能源行业发展,成为各大发电集团的“新考题”。
科技创新永远在路上,2022年11月,集团的“任务书”来了—建设一个更加智能的新能源生产管理平台。从“远程诊断”到“智慧运维”,带来的是数以万计的风机和指数级增加的数据。孔德同牵头成立党员攻坚先锋队,开展新能源智慧生产管理平台分级诊断系统研发。
查阅英文原版资料,马不停蹄地现场试验,孔德同搭建起了可以实现分级诊断的“云边协同上下联动的分级诊断架构”,从人力、物力上极大降低了风机运维成本。
2023年12月,国内首个全国产化集团级新能源智慧生产管理平台上线了。平台的成功投用只是一个开始,到各区域去落地应用,还需要孔德同和团队一点点去做。
奋勇争先凝聚前行力量,精益求精践行报国初心。孔德同用一个共产党员的信念,一名科技工作者的坚持,为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为中国建设科技强国挥洒青春热血。
Tel:+86-25-84152563
Fax:+86-25-52146294
Email:export@hbtianrui.com
Address:Head Office: No.8 Chuangye Avenu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Tianmen City, Hubei Province, China (Zip Code: 431700) Nanjing Office: Building 23, Baijiah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2 Qingshuiting West Road, Jiangn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China (Zip Code:21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