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全面深化改革 电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from: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date:2024-07-18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


——以浙江实践为例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新时代,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中国坚定不移推进能源革命,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发生重大变革,能源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万众瞩目,能源革命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取得哪些经验,对未来又有什么启示?


  观察浙江这个“用能大省、资源小省”的能源变革之路,从中探求中国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改革之志、成功之道。


以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破解“用能大省、资源小省”困局


  习近平同志2002年刚到浙江工作时,浙江的能源问题突出,全省电力只能满足需求的2/3左右,用电缺口巨大,煤炭供应常常得不到保障,天然气也刚刚从零起步。为了解决全省能源供应保障问题,习近平同志多次深入基层、企业开展调研,了解能源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结合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能源发展提出具体要求。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把能源问题放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系统中来认识,放在“八八战略”大框架中来谋划,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念,一场关于能源的变革在之江大地上徐徐展开。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提出,为浙江能源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和路径,注入了新的不竭动能。


  发生在浙江的这场能源变革,直接表现在供电能力持续增强、电能绿色化程度提升,以及体现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等方方面面。十年来的统计数字印证了变革取得的实效——最高用电负荷增长80.4%,全社会用电量增长76.6%,并转化为106.5%的GDP增长量……


  当前,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浙江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大力发展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重塑能源供给、配置、消费、技术和体制,实现了能源多元跨越发展。恰是十年前,浙江首次迎来金沙江的水电,随着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入运行,金沙江的清洁水电开始源源不断支撑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截至今日,浙江先后建成三条“西电东送”大动脉,累计向浙江输送电量6400亿千瓦时,外来电实现从2014年919亿千瓦时,到去年2095亿千瓦时的跃升。


  向外而行,亦向内而生。十年间,浙江省内电源装机从6484万千瓦增长至13077万千瓦。2023年7月,浙江清洁能源电源装机容量超过煤电,在电源结构上实现了由以煤电为主到清洁能源占主导地位的历史性转变。如今,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浙江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这些新能源项目的建设,不仅改变了浙江的能源结构,也改善了浙江的生态环境,让浙江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以建好新型能源基础设施网络为抓手,浙江主动适应能源转型需要。眺望之江大地,一张现代智慧配电网正在加速形成,国网浙江电力以“标准化网架为基础,新形态组网为补充”的坚强智能网架,有效提升电网运行弹性、安全韧性和调节柔性。浙江海宁尖山,是我国新能源发展最早的区域之一。2023年,这里实现人均光伏装机容量15.7千瓦,光伏渗透率超过96.81%。新能源就地消纳量达6.11亿千瓦时。“绿色可靠的光伏电,成为我们招商引资的一张‘金名片’。”尖山新区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祝凯峰表示。


  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十年来,浙江大力推进能源消费革命,成为全国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的省份之一。海上风电实现“零的突破”,分布式光伏居全国前五,光伏、风电装机数量增长接近20倍、5倍。


  “在‘电等发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等前瞻性思想指引下,如今,浙江省全社会年供电量超过6000亿千瓦时,与韩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水平相当。”浙江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资源有限而能源消费量大的浙江省来说,如何提高能源发展水平、确保电力稳定供应,关乎当下、牵系未来。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先行省,落实国家新型电力系统布局,深入实施浙江省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保供稳价工程,我们推动新建项目能早则早、应开尽开。”


  据了解,目前,浙江正积极建设推进三澳核电一期、三门核电二期等一批关键电源项目,甘电入浙±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等一批重大电力基础设施项目,青田抽水蓄能电站、江山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浙江LNG三期、川气东送二线、金塘油品储运基地项目(一期)等一批油气项目,每年超1000亿元的能源重大项目投资正不断为浙江能源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以制度建设保障能源系统全面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善于运用制度力量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促进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更好转化融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题中之义。


  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浙江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印发《浙江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浙江省节能降耗和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十四五”规划》等文件,制定系列政策制度,为能源转型提供了明确指导和框架。


  电力现货一直是业界关注重点。为健全电力现货市场规则体系、推动现货市场重启,浙江成立专门工作组,配套编制了《浙江电力中长期电能量市场交易实施细则》《浙江电力现货电能量市场交易实施细则》等5项实施细则,以及第六次结算试运行工作方案,此后又印发实施《浙江电力现货市场规则》,“1基本规则+5实施细则”市场规则体系初步形成,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治理完善电力市场体系步伐加快,电力市场运行规则基础进一步夯实。


  坚持守正创新,既保持定力,守正不动摇,又大胆探索,创新不停步。十年来,浙江能源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走在全国前列——全力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年度交易电量规模超3000亿千瓦时、市场主体超13万家;实现全国第一家省级管网以市场化方式整网融入国家管网,全面推动天然气上下游直接交易,有效提高天然气供应的效率和灵活性。


  浙江还积极探索推动绿电绿证交易市场建设,在2021年全国首创绿色电力交易的基础上,2023年实现绿电交易常态化开市,共组织交易95场,参与用户超1.5万家,交易电量82.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8%;同年,创新“绿电聚合交易”模式,整合分布式新能源,以聚合商身份入市交易,为分布式项目提供了新的创收通道,共80家分布式聚合商代理超6000个分布式项目(工商业用户)参与交易,成交电量超10亿千瓦时。


  “目前,浙江正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浙江电力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通过落实重点用能企业绿证消纳责任,不断挖掘新能源环境价值,在帮助企业降低基准能耗的同时,扩展绿色电力消费在用能预算管理、碳效指标评价等场景中的应用。预计2024年浙江绿证消纳总量将超3000万张,通过全面落实新上项目可再生能源消费承诺制,建立重点用能企业可再生能源强制消费机制,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浙江以实践证明,以制度为保障,能源变革的各个方面才能协调推进,共同推动能源系统全面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坚持人民立场、系统观念,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不断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持续推进能源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前提。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浙江深入推进能源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设高标准能源市场体系。


  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省份“购电难”为例,在夏季特定时期,由于各种原因,省际间达成的中长期框架协议合同可能无法执行,多个省份遭遇“购电难”挑战。为解决这个难题,浙江主动与电力富余省份对接,并通过多种渠道签订外购电力协议。


  去年,浙江全年通过中长期协议接收外来电近18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同时,浙江还积极促成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开展杭州亚运会绿色电力交易,以“丝绸之路的光,点亮亚运的灯”,从青海、宁夏、甘肃等省区购买绿色电力,实现亚运史上首次场馆100%绿电供应。此外,浙江还探索了与安徽、四川的电力互济置换,有效提升了夏季高峰期间的电力接收能力。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纵观浙江能源变革,是一条能源管理方式从单一途径管理向服务化、市场化多维度转变的道路。在20年前的能源管理中,浙江主要依赖政府的行政手段,这种管理方式在效率和创新上已逐渐难以跟上能源需求的增长速度。随着浙江能源变革不断深化,以能源咨询、能效诊断、节能降碳改造、绿色金融为代表的节能服务产业迅速发展,推动浙江能源管理向服务化和市场化多维度发展迈进。


  在2024年的浙江年度电力市场交易中,浙江省创新性实施了省、市、县、乡四级联动的助企网格服务机制,并取得显著成效。基于这一成功经验,浙江进一步将电力市场交易属地服务站模式常态化,嘉兴市、湖州市、丽水市服务站也于近日正式启用,网格化服务体系已转化为日常运行机制。“探索网格服务机制的目的是进一步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确保电力交易市场服务的无缝对接,彻底解决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浙江电力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更好服务企业发展,浙江创造性利用网格化数据监控平台,加强对属地绿电交易和零售套餐等交易的监控,规范市场用户行为。同时,通过与属地网格的快速服务协同,已成功注册超过13万家市场成员,其规模和数量全国领先。浙江还将服务网络扩展到基层,推动电力市场服务能够直接触达企业,显著提升服务效率和覆盖范围。“经过行政中心的交易服务窗口人员的指导后,我们知道还可以下载使用‘e—交易’App就能随时随地、轻松实现中长期、零售、现货、绿电等的交易,实在太方便了。”嘉兴敏慧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经理樊平感慨。


  回顾浙江的能源变革之路,是一条从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变之路,是一条从对外依赖向“内外兼修”转变之路,是一条从单一能源向多元能源转变之路,是一条从满足增长需求到开源节流转变之路。


  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浙江能源以高质量服务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进程中挺膺担当,这正是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与变革的时代缩影、精彩篇章。


 

电力赋能“强富美高”新江苏


——国网江苏电力全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6月11日,江苏句容抽水蓄能电站完成500千伏升压站倒送电工作,为首台机组并网发电奠定基础。该电站是目前世界坝体最高的抽水蓄能电站,电站年发电量可达13.5亿千瓦时,相当于约36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这是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全力保障电力供应,赋能经济大省江苏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最大的驻苏央企,自“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10年来,国网江苏电力立足电网功能定位,奋力推动能源革命,抓好能源保供、提供优质服务、推动节能降碳,更好支撑和服务江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在电力赋能下,“强富美高”新江苏从“大写意”转向“工笔画”取得丰硕成果——江苏地区生产总值连跨6个万亿元台阶,由2014年的6.51万亿元增至2023年的12.82万亿元。全省全社会用电量也从5013亿千瓦时攀升至7833亿千瓦时,相当于英国全年用电量的2倍,江苏“走在前、做示范”的含“电”量不断攀升。


胸怀“国之大者”能源保供成色更足


  6月28日,江苏省开展2024年迎峰度夏电力负荷管理演习,进一步检验电力负荷管理预案的可靠性、有效性以及各地各部门的快速响应和协同处置能力。


  江苏能源资源禀赋匮乏,环境承载能力弱,能源消费基数高。在迎峰度夏度冬攻坚战、应对台风和雨雪冰冻天气等一系列大战大考中,国网江苏电力展现出“大国重器”“顶梁柱”的责任担当,牢牢守住大电网安全生命线和民生用电底线,全力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用电需要。


  2024年初,两场寒潮天气席卷江苏大地,江苏中北部普降暴雪。2月5日,在江苏灌云110千伏鲁河变电站内,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按下直流融冰车启动键,对110千伏邓鲁线进行直流融冰,得益于融冰技术,该线路供电区域一切正常。


  对广大电力用户而言,无论炎炎烈日、还是狂风暴雨,在家里安心用电是最幸福的事。面对“烟花”“利奇马”等超强台风过境江苏,当特大暴雨、大范围寒潮等极端天气侵袭江苏,国网江苏电力广大员工总会全力以赴保安全、保供应、保服务,在大战大考中筑起光明防线。十年来,国网江苏电力不断升级科技手段,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检、可视化监控等手段,全面提升了电网设备防灾减灾和供电保障能力。


  近年来,江苏新能源发展迅猛,装机规模已突破7000万千瓦,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在能源保供中的作用愈加凸显,由此催生的新型储能支撑调节作用也逐步显现。


  7月6日,国网江苏电力成功开展国内规模最大的省级电网新型储能集中调用,通过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调度支持系统,同时向超过450万千瓦新型储能发出充放电指令,相当于在光伏风电发电高峰,为江苏新增一座可储存900万度电的“超级充电宝”。在用电高峰时集中放电,最大可同时满足近3000万户居民一小时的用电需求,有效助力迎峰度夏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强筋骨、密织网。十年来,国网江苏电力建成以“一交四直”特高压和“七纵七横”500千伏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为全省用电高负荷提供了保障。“今年迎峰度夏前,我们还按期完成8项主干网、1383项配农网等重点工程建设,确保电力资源‘送得进来、落得下去’。”国网江苏电力调控中心主任景巍巍表示。


用心用情服务 助企惠企本色更亮


  6月6日,国网江苏电力举办2024年“电暖流”品牌发布活动,正式发布“电暖流”品牌,推出9项品牌专项行动。其中,营商环境优化行动提出,要支撑年度450项已实施、60项储备省级重大项目早投产、早达效,落实供电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入推广园区“开门接电”服务模式,全力满足全省电力用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十年来,国网江苏电力锚定“又简、又快、又省”的供电服务目标,千方百计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3月13日,在江苏常州市武进区,随着配电间带电指示灯亮起,理想汽车常州智能制造公司6000千伏安新装项目送电成功。


  自2016年落户江苏常州,理想汽车用8年成长为千亿级新势力车企。2017年10月,理想常州制造基地正式送电,国网常州供电公司针对其用电需求提供了一对一定制服务,比预期时间提前了整整一个月。2021年底,理想汽车生产基地扩建,为尽快响应企业需求,国网常州供电公司提出阶梯型供电方案:在2个月内,新建一条10千伏过渡供电线路供其调试生产线;随后从附近T接一路110千伏备用电源,保证部分生产线于2022年6月率先投产;2023年2月,另一条110千伏主供电源顺利送电,基地用电容量增加一倍,全部生产线立即开足马力。


  “又简、又快”的营商环境打动了理想汽车CEO李想,他提及常州营商环境,直言“好到令人感动”。


  办理用电业务方便快捷、少跑腿是全社会的期盼。如今的江苏,居民只需“刷脸”即可“零证”办电,企业仅凭营业执照就可“一证办电”。企业高压办电由“项目等电用”到“电等项目来”。其中,国网江苏电力在工业园区推行“开门接电”服务,实现园区规划、土地转让、企业落地3个环节超前服务,切实为企业办电“提质增效”。


  “‘电等项目’带来接电速度明显加快,低压居民、非居民客户全过程办电时间分别保持在5个、15个工作日以内,高压用户环节办理时长保持在合理办理时限内。”国网江苏电力营销部营业处四级职员张昊纬说。


  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国网江苏电力还在“省”字上大做文章,给企业带来了实惠。国网江苏电力推动省市县各级政府全部出台落实政策,明确电力用户接入工程延伸投资政企共担机制,对普通电力用户接入工程由电力公司投资电气部分,政府投资土建部分;居住小区项目接入工程全部由政府投资。同时,国网江苏电力主动适应延伸投资业扩新模式变化,通过建立政电长效沟通机制,推动政企共担政策资金常态落实。


推动节能降碳 高质量发展底色更绿


  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数据显示,2023年,江苏全社会用电量达7833亿千瓦时,其中绿电占比约20%。江苏各行各业正积极向“绿”而行,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2024年5月15日是第12个全国低碳日。当天,国网江苏电力举办“绿色低碳美丽中国”主题活动,并发布2023年碳绩效责任报告。


  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唯一的碳管理综合示范单位,国网江苏电力发挥电网资源优化配置平台作用,在对内加强节能减排的同时,服务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节能降碳,首先要从自身做起。2023年,国网江苏电力本部办公场所全量使用绿电,并通过安装感应器和控制终端,实现人走、灯灭、空调关。2024年前4个月,国网江苏电力本部累计节约用电36.27万千瓦时,碳排放强度较改造前下降6%。“仅2023年一年,公司就贡献碳减排量超1亿吨,未来我们还将探索更多市场化手段推动电力行业碳减排。”国网江苏电力发展部综合计划处处长朱寰介绍。


  在国网江苏电力的带动下,电力行业的“碳排放大户”传统煤电机组也向着绿色低碳努力转型。2017年,1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机组全部达到超低排放标准;2019年,10万千瓦以下燃煤机组也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截至2023年底,江苏1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机组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均值较2014年分别下降了82%、60%、88%。


  节能降碳,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10年来,国网江苏电力推动建筑、交通等重点用能领域绿色转型。


  在建筑领域,各类商业建筑节能提效工作在加速推进——今年5月,国网南京供电公司投运紫金山实验室建筑能效管理型智能微电网,通过“光储荷”协同,实现园区光伏就地消纳率100%,预计可实现年绿电消费37.12万千瓦时。


  交通行业是我国三大碳排放来源之一。国网江苏电力持续推动岸电“江河湖海”全覆盖,共建成港口岸电设施4700余套,江苏岸电用电量约占长江经济带总量一半。


  在江苏,越来越多人选择驾驶电动汽车出行。今年3月,国网江苏电力建成全国首个电动汽车智慧充换电示范区,实现了从“车等待桩”到“桩匹配车”的转变。截至目前,国网江苏电力累计建设充电桩1.5万余个,在全国率先实现充电桩乡镇全覆盖,为全省超160万新能源汽车车主绿色出行提供了便捷的充电服务。


  在农业领域,能源消费绿色转型也成为新风尚。国网江苏电力推动国内首个共享粮食烘干“油改电”服务模式落地,建成粮食电烘干示范项目100余个,累计推广电烘干设备3000余台。


  (本文刊发于《中国能源报》2024年7月15日1版、12版)


Contact Us

Tel:+86-25-84152563

Fax:+86-25-52146294

Email:export@hbtianrui.com

Address:Head Office: No.8 Chuangye Avenu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Tianmen City, Hubei Province, China (Zip Code: 431700) Nanjing Office: Building 23, Baijiah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2 Qingshuiting West Road, Jiangn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China (Zip Code:211106)

Thank you for your message. We will contact you as soon as poss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