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date:2024-07-26
https://share.gmw.cn/tech/2024-07/23/content_37454131.htm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这句话是对义无反顾投身于核动力事业的老一辈人最好的精神写照。
今年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60周年,也是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服役50周年。半个世纪以前,老一辈“拓荒者”们响应“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伟大号召,奔赴祖国西南的大山深处,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我国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我国核动力事业也由此开端。
九〇九基地入口
7月18日,“大国底气从核来·重走核工业路”媒体行活动走进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的九〇九基地,参观第一代核潜艇研发实验基地,追寻核工业先辈创业足迹,深入感受核工业艰苦卓绝、光辉灿烂的奋斗历史,领悟浓缩核工业人精神风貌的“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在传承历史中弘扬新时代核工业精神。
九〇九基地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研发实验基地”的代号,这里是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建院最初的基地,见证了我国核动力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一步步迈向辉煌的非凡历程,被誉为“中国核动力工程的摇篮”。
刚来基地的工作人员,喝的是稻田和池塘水,自己盖草棚和干打垒房子。关键设备要翻越了十几公里山路后才能运抵现场。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首批操纵员高星斗回忆:“当时我们到这个地方,条件是相当的艰苦,大家可以到夹江山沟沟里面看看,当时从山沟里面通外边只有一条羊肠小道,所以我们首先就要开山取路,建一条沙石公路。”
资料图片
然而,即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物理热工、 结构、 应力、 焊接、 水力、 化学、 控制等15 个实验室的设计也相继开展。
长征一号的研发过程,还面临着资料匮乏与无外部支持的挑战,只能依靠广大科技人员敢想敢干,排除各种干扰,严格遵循一切要经过试验的指导原则,一步一个脚印摸着石头过河。从初步选址到实现全功率运行,仅历时五年,其速度令人惊叹。
1970年8月,反应堆满功率运行试验一次成功,现场总负责人彭士禄立即打电话向周总理报告。1970年12月,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经过长达4年的试验阶段,在渤海湾正式被命名为“长征一号”。自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极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自强自立、创新协同,求真务实,拼搏奉献”的“〇九”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核动力人。核动力院在 50 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坚持“自主创新,勇攀高峰”,先后设计建造了我国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第一座高通量工程试验堆、第一座脉冲反应堆、岷江堆、两座零功率装置等核设施。通过三次创业,核动力院先后建成了三代国家核动力研发平台,持续提升我国核动力技术水平,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高通量工程试验堆
新时代核工业青年也正追随前辈的脚步,践行“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核动力院设计所青年科技工作者马誉高在接受光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前辈们在起步阶段面对巨大的技术不确定性时,依然以“伟大的科学自信”投身工作,这种精神让他深受震撼。前辈们在艰苦条件下都能做成这样伟大的事业,相信假以时日,会有更多自主创新涌现。他说:“我很喜欢‘核动力巨浪’这个词。在核动力领域,有众多从业者,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水珠,当大家汇聚起来,就能像巨浪一般推动技术的不断进步。”
据悉,核动力院已先后有 2500 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获得专利授权 2500 多项,产生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和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我国先进能源开发工业体系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如今,核动力院正面向“一体两翼三高奋斗目标”,遵循“热堆—快堆—聚变堆”核能三步走发展战略,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踏上第四次创业新征程。(2024-7-23)
Tel:+86-25-84152563
Fax:+86-25-52146294
Email:export@hbtianrui.com
Address:Head Office: No.8 Chuangye Avenu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Tianmen City, Hubei Province, China (Zip Code: 431700) Nanjing Office: Building 23, Baijiah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2 Qingshuiting West Road, Jiangn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China (Zip Code:211106)